服务热线
传真:0757-82268029
邮箱:guohengkeji@industry-cm.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三友南路17号泛家居电商创意园6号楼F座二层
关键技术的突破使军用燃气涡轮发动机在21世纪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以推重比15-20的发动机核心机及其所突破的关键技术为基础,可以研制出不同推力等级和循环参数的系列化发动机,用于21世纪前半叶各种用途的军用飞机和导弹。专家认为,对于有旋转部件的燃气涡轮发动机而言,由于结构和材料强度的限制,推重比20已是其技术的极限,要进一步提高推重比,就必须发展新的设计概念和技术。
由此发展的新设计概念之一是变循环发动机,这是一种多设计点发动机,通过改变一些部件的几何形状、尺寸或位置,来调节其热力循环参数(如增压比、涡轮前温度、涵道比),改变发动机循环工作模式(涡喷模式、涡扇模式或冲压模式),使发动机能够满足不同的任务需求或适应更宽的工作范围。比较典型的变循环构型包括选择放气式变循环构型、双压缩系统变循环构型、带核心机驱动风扇(CDFS)的双外涵变循环构型、涡轮/冲压变循环组合构型以及自适应变循环构型等。
▲普惠公司研制的J58涡轮-冲压组合式变循环发动机是到目前唯一一种投入生产的变循环发动机。SR-71“黑鸟”和其J58变循环发动机的成功堪称工程上的奇迹
GE公司发展的F120发动机是迄今为止唯一经过飞行试验的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尽管F120在美国ATF招标竞争中因成本高、研制风险大而失败,但作为一个开端,它的推出为未来军用飞机和超声速客机动力装置的设计指引了新的方向。关注公众号: 两机动力先行,免费获取海量两机资料,聚焦两机关键技术!
▲F120有两组旁路活门
▲F120变循环发动机
▲带Flade风扇的三涵道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构型
▲三涵道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流路图
▲F-35战斗机现在使用的F135发动机
▲原计划替换F135发动机的F136发动机的原型机,其尺寸、接口与F135一致
声明: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我们马上删除。
上一篇:
扫码关注,和你一起分享工业干货
你是采购商?想个性小批量定制?
你是供应商?想获得更多订单?
点击这里免费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