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 Industry News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热点>砂型3D...

服务热线

0757-82268029

佛山市国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传真:0757-82268029

邮箱:guohengkeji@industry-cm.com

网址:http://www.industry-cm.com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三友南路17号泛家居电商创意园6号楼F座二层

砂型3D打印技术在铸造业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创建时间:2025-07-23   来源:  阅读量:34
0

摘要


本文系统分析了砂型3D打印技术在铸造行业的最新应用进展,通过对爱司凯、ExOne、voxeljet等企业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该技术在复杂结构制造、快速交付和成本优化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数据表明,砂型3D打印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泵阀等多个领域,在特定场景下可比传统工艺缩短90%的开发周期并降低30%以上的综合成本。文章最后对技术发展趋势和行业应用前景做出了前瞻性判断。



引言


砂型3D打印技术(Sand Binder Jetting)作为数字化铸造的核心技术,正在重塑全球铸造产业格局。根据Wohlers Report 2023数据,全球工业级砂型3D打印设备装机量已突破1,200台,年增长率维持在28%以上。中国作为铸造大国,在该领域的应用实践尤为突出,其中爱司凯(Amsky)等本土企业的创新案例具有典型研究价值。本文将通过解析国内外成功应用案例,客观呈现砂型3D打印的技术经济性特征。


一、技术原理与行业价值


1.1 工作原理

砂型3D打印采用选择性粘结剂喷射技术:

1. 铺砂:100-300μm石英砂/锆砂

2. 喷射:呋喃/酚醛树脂粘结剂

3. 固化:催化剂气体渗透

4. 逐层堆积(层厚0.2-0.3mm)



1.2 核心优势

- 设计自由度:可制造传统工艺无法实现的复杂内腔(如随形冷却流道)

- 时间压缩:从CAD模型到可用砂型仅需24-72小时

- 成本重构:小批量生产时模具成本归零

- 精度控制:尺寸公差可达CT7-CT8级(GB/T 6414)


二、典型行业应用案例


2.1 汽车制造业应用


案例1:宝马集团气缸盖开发(德国)

- 技术方案:使用ExOne S-Max设备打印砂模

- 成效数据:

  - 开发周期从16周缩短至3周

  - 原型件成本降低42%

  - 实现拓扑优化结构(减重19%)


案例2: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中国)

- 应用场景:商用卡车变速箱壳体试制

- 实施效果:

  - 试制周期由45天压缩至7天

  - 设计迭代次数增加3倍

  - 产品上市时间提前11个月

2.2 航空航天领域


案例3:GE航空燃油喷嘴(美国)

- 技术突破:

  - 将18个零件集成为单一铸件

  - 采用3D打印砂芯组合铸造

- 性能提升:

  - 减重25%

  - 燃油效率提高15%

  - 使用寿命延长20%


2.3 工业泵阀制造


案例4:格兰富水泵(丹麦)

- 实施内容:

  - 使用voxeljet VX2000打印多级泵叶轮砂型

- 经济效益:

  - 小批量生产成本降低37%

  - 交货期从8周缩短至2周

  - 实现个性化叶轮设计(效率提升8%)


三、爱司凯(Amsky)的产业化实践


3.1 公司技术概况

爱司凯作为中国砂型3D打印设备领先供应商,其风暴系列设备具有:

- 成型尺寸:1,800×1,000×700mm(行业领先)

- 打印速度:35-55L/h(取决于砂材)

- 定位精度:±0.1mm/m

- 独创的"多通道喷射系统"(专利ZL20201023567X)


3.2 成功应用案例


案例5:某军工企业雷达壳体铸造(2022年)

- 技术挑战:

  - 薄壁结构(最小4mm)

  - 复杂冷却通道

  - 尺寸公差±0.25mm

- 解决方案:

  - 采用Amsky S1600设备

  - 使用特种陶瓷砂材料

- 项目成果:

  - 一次性铸造成功(传统工艺废品率>60%)

  - 减重31%

  - 散热性能提升40%


案例6:汽车涡轮增压器生产(2023年)

- 实施背景:

  - 传统砂型制造周期长

  - 模具改型成本高

- 实施效果:

  - 新产品开发时间缩短76%

  - 单件成本下降28%(200件批次)

  - 实现参数化设计优化


3.3 市场表现

据爱司凯2023年报披露:

- 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32%

- 典型用户投资回报周期<18个月

- 已形成包括设备、材料、工艺的完整解决方案


四、技术经济性分析


4.1 成本对比模型(以50kg铸件为例)





数据来源:中国铸造协会2023年度报告


4.2 适用性决策矩阵

      



五、挑战与发展趋势


5.1 现存技术瓶颈

- 大型砂型打印的强度均匀性(>2m尺寸)

- 超高精度铸造的表面粗糙度控制(Ra<6.3μm)

- 粘结剂体系的环保性能提升


5.2 未来发展方向

- 智能化:AI驱动的工艺参数自动优化

- 规模化:集群式打印工厂模式

- 绿色化:可回收砂材与生物基粘结剂

- 复合化:与其它增材制造技术协同


结论


砂型3D打印技术通过爱司凯等企业的产业化实践,已在铸造行业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案例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复杂结构制造、快速产品开发和个性化定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平均可缩短70%以上的交付周期并降低25-40%的综合成本。随着设备性能提升和材料体系完善,预计到2026年,砂型3D打印将覆盖铸造行业30%以上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建议传统铸造企业建立"数字孪生+3D打印"的敏捷制造体系,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快速化市场需求。


联系客服

在线客服